农信机构要想巩固自身市场地位苏宁主场慘败申花,中超保级前景一片大好,必须以敏锐的MK体育市场眼光,把握市场需求,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及早确定消费金融的地位,抢占先机,布局区域内消费金融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扩大内需、消费升级提速,消费金融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以及尚未被金融深度“开发”的农村市场,正值“春江水暖”之时。在市场“蓝海”和政策红利的双重刺激下,农村金融这块大蛋糕被不少机构“觊觎”,多方机构开始入局农村消费金融领域。在传统利差收窄、金融监管趋严、金融脱媒加剧等背景下,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机构,面对外来机构的“入侵”,如何守信自己的阵地,在农村消费金融的“蓝海”里“笑傲”,是摆在农信机构面前的课题。
辨向:农村消费金融是“蓝海” or“深坑”?
(一)“蓝海”
一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国内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消费市场规模正在逐年递涨,农户的信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信贷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农户贷款中消费贷款所占比重上升了13个百分点,而非农经营贷款所占比重则上升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贷款所占比重则从73.3%下降到55.2%。尽管当前农村消费金融并没有成为一种主流,但是随着农村电商的逐渐渗入,未来农民对于电商产品的金融需求会越来越多。
二是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广大农民产生了庞大的住房、就业、教育、旅游、养老等各类消费金融需求。尤其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群体开始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的服务消费转变,消费信贷需求较大。
三是政策支持日益完善。随着“三农”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使得土地和宅基地成为一种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农民的消费金融业务有了抵押物。此外,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从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政策措施。
在鼓励政策不断加码、消费金融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的背景下,多方机构开始入局农村消费金融领域。在农村消费金融领域的新晋“入局者”中,既有以传统零售业作为主要出资人之一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苏宁消费金融;也有依托自身的互联网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电商系消费金融服务企业,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还有以线下渠道为承载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什马金融、翼龙贷等。
从近期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或商业银行涉足消费金融服务的信息来看,农村消费金融正进入第一阶段,即由商业银行主导,联合零售商业服务机构,逐步打造“零售+金融”一体化生态圈。不过,农村金融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是一直以来部分进入这一领域的机构也是在摸索中寻找方向。但从总体来看,随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农村消费金融市场日趋成熟。
(二)“深坑”
一是多元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消费理念、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发生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近年来农村消费金融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产品比较单一、服务渠道少、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二是消费信贷业务模式有待完善。当前,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尚处于完善阶段,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尝试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但主流的消费信贷业务仍依赖抵质押担保方式,业务品种相对单一。加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农民可用作抵押的有效物品不多。此外,结合消费场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金融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务渠道有待拓宽。
三是消费金融覆盖面不足,经营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服务涉及面广、业务分散、交易金额小,金融机构网点管理维护及金融机具成本较高,发展农村消费金融存在投入和产出的矛盾。
四是外部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健全。一方面,征信体系不完善。信用是消费金融风控的核心,而当前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仍不完善,尤其是小额消费贷款数据仍不完善,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农户借款人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一些区域信用基础薄弱,冒名贷款、恶意拖欠贷款等问题时有发生,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明势:把握市场变化
发展消费金融是践行“普惠金融”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势,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苏宁主场慘败申花,中超保级前景一片大好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机构,要想巩固自身市场地位,必须以敏锐的市场眼光,把握市场需求,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是有利于丰富业务品种。目前,大多数农信机构还没开办信用卡业务,面对农村金融多元化消费需求,将倒逼农信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进而弥补没有开办信用卡的缺陷,同时积累信用贷款、客户拓展的有益经验,为将来其苏宁主场慘败申花,中超保级前景一片大好他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二是有利于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专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一般为基准上浮30%-40%,其他电商或P2P平台的消费贷款利率甚至达到基准利率的100%以上。消费金融具有小额、零散,风险高收益也高的特点,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利差空间不断缩小的背景下,发展消费金融有助于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三是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风控水平。消费金融一般属于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风险较大,但通过引入大数据、学习其他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有利于农信机构积累风险管理经验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四是有利于社区银行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在社区银行建设理念的指引下,农信机构不断推动网点布局进村入社区,为更多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贴心的金融服务,这与消费金融的理念不谋而合。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社区银行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是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当前,农信机构面临客户结构老龄化的问题,而消费金融面向的客户多为中低收入的年轻人,他们虽然积累的财富不够,但未来成长性较好。针对他们开展消费金融服务,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促进未来客户群体的稳定。而且以消费金融为切入点,在扩大年轻客户群体的同时,可以顺势推广诸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产品。
探路:且行且创新
“春江水暧鸭先知”。当前,在新的金融经济形势下,作为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数十载的农信机构,需要根据现阶段经济和政策环境,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及早确定消费金融的地位,抢占先机,布局区域内消费金融发展战略。
明晰定位。从当前消费金融服务的情况来看,消费金融正在逐步打造“零售+金融”一体化生态圈。由于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和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时有着路径依赖,消费金融模式一旦建立就形成进入壁垒,将会对其他潜在进入者有着强烈的排他性。因此,农信机构需要根据现阶段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及早确定消费金融在本机构的重要地位,抢占先机,发挥优势,布局区域内消费金融发展战略,在广阔的农村市场深入挖掘消费金融的潜力。
建立机制。整合原有的零售等相关业务部门,成立消费金融服务部,有条件的机构可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完成消费金融公司布局,搭建综合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借助现有渠道,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向下扩宽客户群,有针对性开展小额消费类贷款服务。同时,积极优化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模式,在风险可控并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客户授权,实现消费贷款线上申请、审批和放贷;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项目风险、综合效益和担保条件,通过贷款定价和浮动计息规则,合理确定消费贷款利率水平。此外,着力促进消费信贷业务与信用卡业务融合发展,实现两者之间营销渠道互联互通、交叉营销,后台数据可实现实时共享,将消费信贷业务与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以实现客户与业务分层经营,提高消费金融业务的收益和灵活度。
创新产品。金融和当地居民消费、生活、社交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新的时代特色。对于扎根当地多年、深谙当地市场需求的农信机构,在产品创新等方面相对其它机构更具优势。一方面创新金融产品。消费金融面向的客户以年轻人为主,这类客户思想较为活跃且潮流,乐于接受新的东西,对金融服务同样不愿局限于原有的各类产品。因此,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专业的消费金融研发团队,设计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实现传统消费信贷业务转型升级。此外,积极开发与农房装修、耐用消费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相关的消费信贷产品,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服务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另一方面丰富服务场景。丰富的消费场景是未来消费金融制胜的关键,而与各种商家合作,用金融产品衔接各消费,全面覆盖家庭生活、娱乐、学习场景,促成产品、商户、百姓、金融产品多元共赢。在选择业务方向上,农信机构要立足自身特色,与其它机构开展差异化竞争,在一定的细分场景里寻找机会,尽快形成自己的壁垒,扩大竞争优势。
铺设渠道。一方面,完善自身渠道建设。在充分发挥自身点多、线长、面广、人熟、地熟的优势基础上,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消费金融的新模式,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发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有助农信机构在线下渠道之外,开辟出互补和更加全面的渠道。同时,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并丰富电商平台的场景,通过电商平台,能够积累大数据,打造“数据为王”新业态,实现市场分层、客户分类,服务于自身金融产品的营销推广和风险控制,形成良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拓展外部渠道资源。联合当地主要商业机构或主要耐用品制造商或者团购网站等成立具独立法人身份的消费金融公司,利用原有机构网点渠道、合作商业公司渠道和大型制造商下游渠道进行消费金融服务的渗入,同时实现银行与公司风险的分离。与商家合作一是可以利用品牌效应,做好渠道建设,增强客户粘稠度和路径依赖;二是可以借助对方庞大的客户群,以及广泛分布的物理门店优势,实现消费金融服务的延伸,提升获客率。
防控风险。农村消费金融一般属于信用贷款,具有无抵押、无担保、需快速审批,且单笔交易金额较小、消费场景较为分散等特点,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风险较大,对风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对农村消费金融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成为业务经营中的重点。农信机构要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潜在风险,采取外部征信引入和内部风险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自动化数据分析模型、授信模型,快速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快速授信和审批方式,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广东惠州农商银行 吴居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